一个堂姑姑去世了没有通知我,我该不该去?

按照我们宿迁一代的风俗是“接喜奔丧”,就是说喜事必须要接人家喝喜酒,否则一般不会主动去。对于丧事来说,只要你觉得该去(有亲情、感情或来往),不通知(通信)也可以去的。但是有一种情况是孝子必须亲自到家通知的,那就是母亲的娘家人。既然是堂姑,那说明和自己的父亲没有出五服,按道理孝子该亲自通知(通信)的,如果路途遥远,至少要亲自电话通知。不通知就是不懂礼数了!

古法丧礼”初终”包括哪些内容?

丧礼的规范文本《仪礼》和《礼记》没有”初终”的提法,南宋朱熹作《朱子家礼》,明确将”初终”作为丧礼的第一道程序。明清时期,《仪礼》《朱子家礼》是官方给定的礼仪操作的规范文本,我们现在保留在民间的丧事习俗和丧事要求,大体来源于明清时期。

我们依照《朱子家礼–丧礼》的规定,分析一下”初终”阶段丧事活动的基本程序、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初终”的基本意义

“初终”的基本意义是人即将要死或人刚死,丧事操作的基本要求就是确认死亡和安顿逝者。所以,”初终”是一个丧事操作的时间期间,从人快要不行了开始,到停尸正位结束。

由于人的自然死亡有一个过程,人从咽气到停殡治丧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丧事活动或者说丧礼有一个起点选择问题。理论上讲,应当以逝者咽气为丧事活动启动的标志,也就是说,丧礼应当以人死为起点。但古法”初终”是一个大范围,反映人从濒临死亡到确认死亡这一时段的事项,并不是从人咽气开始的。《朱子家礼–丧礼》有:”疾病迁居正寝,内外安静,以俟气绝。”所以,古法丧礼是将快要死的人放到特定的屋室和床上等死,丧事的起点选择在人死之前,即人快要死的时候。

古代社会条件的下,人与自然关系较为密切,吃五谷杂粮,喝河沟塘水,有病也是草药,所以人的自然死亡和病亡大都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不像现在来得快。现实生活中,科技较为发达,医疗水平也较高,人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也越来越进步,确认死亡相对古代要容易得多。所以,现实生活中,一般等人咽气之后,丧事操办开始,与古法丧事选择的起点是有些其区别的。

2、”初终”阶段的主要事项

古法丧礼关于”初终”阶段的事情很多,具体包括:一是适寝;二是属纩;三是哀哭;四是移床;五是去死衣;六是殓衾;七是帷堂。我们大体分析一下。

适寝就是将病危之人移至正寝或正室停放。属纩就是用新丝新絮放在临终者的口鼻上察验是否还有呼吸,所谓”属纩以俟绝气”。验明已经断气,诸子及兄弟、亲戚、侍者皆哭。移床就是将逝者移放至停尸床上停尸。去死衣就是将逝者咽气前穿的衣服脱掉,为沐浴做准备。殓衾就是用一条被子将逝者盖上。帷堂就是将停尸的地方用围屏或布帷遮起来。

(1)适寝和移床

古法条件下,由于送终为行孝之大端,因此一般情况下,逝者有病快要不行了的时候,逝者的儿女、兄弟、亲戚等都在身边,一旦逝者情况有变,即可将逝者移至规定的正寝待丧。待丧期间又有”属纩”习俗。但古法丧礼以”士”为规范对象,一般庶民百姓家庭,由于受居住条件等限制,很难实施”适寝”和”属纩”的要求。所以《仪礼》要求死于正寝,《礼记》解释迁尸于床。不管死在哪里,最终都要在规定的地方和规定的床上停尸。总之一句话,古法要求移床待丧,人已咽气不需移床的,迁尸待丧。

现时社会条件下,对老人的看护没有古法那么隆重和讲究,加上子女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等因素,逝者咽气时儿女不在或不全在老人身边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起居环境也越来越好,子女长大独立成家等情况,老人咽气一般都不在停殡之位。所以,现行丧事活动有移尸正位习俗,即在哪家停殡?在什么地方停殡?是个问题或事项,不管这个问题或事项是在逝者生前确定还是逝后确定,都应当在逝者咽气之后实施。所以,现时丧俗一般不提倡在无丧时待丧,而应当在有丧后移尸,即人死前不动床,死后移床迁尸。

古法丧事主家是一个大家庭,家庭是有家主的,即有继承人的,所以,不存在停尸家庭选择的问题。现时社会条件下,子女长大成人后都各自成家立业,农村有,城里也有,父母过世,在哪家停尸,丧事如何操办,是要大家讨论商议决定的。古今社会条件不同,所以丧事操作方面也会有差异。

(2)去衣和衾殓

逝者咽气后,古法要求要将逝者死时的衣服脱下,并用一条被子将尸体盖上。古法人死后即要沐浴,所以要去衣衾殓。现时生活中,沐浴被简化为洗沐,即简单擦洗,所以,对逝者去不去死衣都是可以的。

按礼,男女授受不亲,死时亦然,所以古法规定”男子不绝於妇人之手,妇人不绝於男子之手。”主要是从丧事活动对逝者的近身操作方面来说的。 现时社会条件下,性别差异应当讲究,父亲去世,儿子上前;母亲去世,媳妇、女儿上前。没有条件讲究或者特定情况下无法讲究的,可以权变。

(3)既绝与哀哭

古法要求,验明逝者已经断气,诸子及兄弟、亲戚、侍者皆哭。《朱子家礼》有:”既绝乃哭。”

丧事哀哭是有时间节点的。该哭的时候必须哭,不该哭的时候不能乱哭。具体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不该哭,丧礼是有明确规定的。确定逝者已经死亡,此时应当哀哭。

“初终”作为丧事活动的第一道程序,其中的迁尸正寝和既绝乃哭是基本内容,后世沿袭古法也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

(4)楔齿和缀足

人既死,古法还有”楔齿”和”缀足”的要求,《仪礼-士丧礼》规定:”楔齿用角柶,缀足用燕几。”角柶(读sì),一种状似车轭的小型角器,用角柶插入逝者上下齿之间,把口撑开,叫做楔齿;燕几,一种小型木几,用燕几固定死者双足,叫做缀足。”楔齿”是为了之后的”饭含”做准备,由于停尸时间一长口角定型不容易弄开,所以要事先”楔齿”,即郑玄注《仪礼-士丧礼》所谓”为将含,恐其口闭急也”。”缀足”是为了固定逝者身体,防止腿脚张开变形等,为之后的着履做准备,即郑玄注《仪礼-士丧礼》所谓”缀犹拘也,为将屦,恐其辟戾也。”

《朱子家礼》没有将”楔齿”和”缀足”作为丧礼要求,原因应该是停尸时间的变化所致。停尸时间太长,尸身容易变形,所以要提前进行必要的处理。先秦丧礼,停尸时间较长,《礼记-问丧》有:”三日而后殓者,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把停尸三天入殓视为尽孝的表现。《朱子家礼》设定的一般丧事操作程序,时间要求相对较为紧急,人死后,停尸去衣,接着就是沐浴、饭含,次日早晨小殓,再次日早晨大殓,停尸时间短,自然没有”楔齿”和”缀足”的必要了。

现时生活中,不需要”楔齿”和”缀足”。

(5)帷堂

“初终”应当帷堂。《仪礼-士丧礼》曰:”帷堂。”唐贾公彦疏:”以其未袭,敛必帷之者,鬼神尚幽闇故也。”意思是说,由于逝者去死衣后不穿衣服,殓时需要帷之。至于鬼神喜欢幽暗之所,则是贾氏一种发挥性质的解释。

古法的帷堂是很重要的,即用布幕将逝者停尸的周围围护起来,没有特定情况和规定要求不能见逝者。《仪礼-士丧礼》有:”君使入吊,撤帷。””君使入禭,撤帷。”国君派人来吊唁、赠送衣物等,总是要看看逝者,所以要撤帷。

《朱子家礼》没有提到帷堂,但实际丧事活动中有”丧幛”和”围屏”,意思差不多,但有些变化。现实生活中,在农村在城镇,帷堂基本没了。

古人死后入殓,为何要放进棺材?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这是仓央嘉措诗歌中的一句,表现出了古人的生死观其一就是“生死等同,”生和死都是世间头等大事,所以有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又从这丧葬观念中进一步出现了繁琐的丧葬礼仪,不过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棺材?为什么棺材盖要钉钉子?

起初是没有棺材的,人类把亲人的尸体直接露天放在荒郊野岭,然后就不管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认知的提升,宗教的出现,情感的丰富,大家渐渐觉得就这样把尸体放在外面是不妥当的,一方面是对亲人的不尊重,另一方面是他们认为人死后要上天,不算完全死去,于是就开始给尸体铺上鲜花野草树枝,进行一番祈祷、祭祀。

然而大家都知道尸体就这么放着,数小时之后肠道内的有机物分离,会产生很多腐败气体,以至于散发恶臭,随后又会发生尸绿、巨人观,最后化为一堆枯骨,这期间会有很多细菌反复横跳,经过虫类、土壤传播到动植物身上,随后传播到人体身上,给人类带去很多难以解决的疾病和灾难。

就像古代瘟疫一般都爆发在战争之后,战争越频繁、瘟疫也就越多,持续时间长达362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争一共爆发过76次大规模瘟疫,那时候是天花、霍乱、鼠疫交替出现,往往一个县的人死一半才会结束,以至于明明投入战争的人数不多,但最终因为战争而死的人却还是居高不下。

久而久之人类就自然明白尸体会给活着的人带去死亡,当然那时候他们还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现象,单纯认为频繁的攻讦使很多人不幸身亡因此怨恨,上天后也不愿意放过大家,要降下惩罚,所以对尸体产生了恐惧,在对待尸体上更加慎重和谨慎,反应到现实上就是将尸体装在“箱子”中埋起来,彻底远离人类的居所。

至于为什么把它叫“棺材”,民间是这样流传的:庞涓嫉恨孙膑,将其关起来之后废掉了双腿,孙膑因为憎恨他,想方设法笼络了一位齐国使者,对方为了顺利将他带出去,就将他藏在了作为床一部分的睡柜中运到了齐国,此后运送人体这件事就成了“出殡”,加上孙膑顺利在齐国站稳脚跟,就有了“棺材”,意喻升官发财。

当然这个故事听听就好,真正的答案还要从字本身上取得,可以看到“棺”拆开后是“木”和“官”,“木”旨在说明箱子是木头造的,“官”上是“宀”,这个部首有房子的意思,“官”又有器官的意思,还取“关”的发音,商朝甲骨文的“官”字长得还很像棺材头、尾部分的一面,就有用木头造的房子将尸体关起来的意思,而“材”就是“木材”。

但仅仅只是关起来,古人是觉得不够的,除了为了防止细菌逸散外,看过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古代对于“针”“钉子”这一类的尖锐物体,正常使用下可能不觉得异样,但常常有种“怖而远之”的情感,因为他们赋予了这些东西“辟邪”的意义,所以为了避免诈尸、死而复生等灵异事件,他们还得钉上钉子才能放心。

这一类钉子就被称为“镇魂钉”,又称“子孙钉”,一般是7根,用铜或者是铁制作而成,发展到后来几乎完全忘记了防止细菌出来伤人的科学意义,就一味想着钉钉子能让祖先保佑自己,震慑鬼魂,所以钉的钉子一般都是在棺盖和棺邦之间,其他的部位绝对不允许用钉子,还得用榫卯结构,以至于盗墓贼盗棺通常不是撬开,而是砸开。

在广东客家地区,还有用先祖棺材上的钉子打成手镯或戒指,用以给生人辟邪的传统,当然现在就没有那么多说法了,就按照千篇一律流传下来的礼仪走,除了心虚的基本不会管那么多,钉上钉子就一回事了,这种敷衍有人说是丧葬文化的没落,但更多是科学战胜莫须有的迷信的体现,是种进步。

总而言之棺材出现的原因,是人类对于自然生活的一种经验总结,大家也会发现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有棺材,古埃及、古希腊也有,尽管地区之间丧葬习俗不一样,但如今“棺材”却成为全世界一个普遍存在的物件,除个别不使用土葬的地区,它几乎和电视机、冰箱等家具一样共通,就连钉钉子的情况都如出一辙。

民间丧葬习俗

杞县民族成分以汉族居多,约占总人口的99.24%,长期以来,汉族群众以土葬为唯一安葬形式,公职人员和农村党员干部大都实行火葬。在入殓、祭奠、殡葬等环节俗礼颇多,并常伴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在有的乡镇,即使是同村,东头、西头、前街、后街,其礼节也不尽相同。一般都要请执事,具体负责操办、协调丧葬期间的大小事情,事后主人设宴相请,以表谢意。丧事操办主要程序如下:

搬铺。在亲人临终之时,由卧房移至正庭临时铺设的板床上,称为搬铺。男移正庭右侧,女移左侧。俗礼认为,正庭是家中最好的地方,死者在此能死得安定。家有长辈,则不移正庭而移侧屋。

烧倒头纸。亲人死亡后,首先为之穿戴寿衣,口中放一枚铜钱(俗称噙口钱),脚边供脚尾饭。两只脚要用麻绳绑在一起(俗称绊脚索),以防游尸。并置长明灯,点燃香烛,以照其行路。之后家人、亲友开始放鞭炮烧纸,哀悼痛哭,俗称烧倒头纸。死者晚辈将白布缝在鞋上.并穿戴用白布制成的孝衣、孝帽、头巾(有的是戴孝章)。死者儿子、儿媳用麻绳系腰,叫作破孝,无论见了长辈或晚辈均要磕头(俗称谢孝)。同时组织人员向亲友报丧,搭设灵棚(内置死者像片、祭典台等)。晚辈中男子跪于灵棚两侧,向来宾行跪拜礼,谓之孝子。

入殓。分小殓和大殓。小殓是指为死者穿戴寿衣,多是趁死者弥留之际将寿衣穿好。民俗认为,没有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寿衣布料大多足棉布,忌用缎子(与”断子”谐音);寿鞋为布鞋,最好有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台,以成正果。大殓是指将死者遗体放入棺木。大殓时,死者的至亲均要守在棺旁。生死诀别的意义十分明显。妇女去世后还须有娘家人在场验棺,以免发生礼仪纠纷。大殓还有开光、挽发等仪俗,即死者长子为其拭面,全体孝子瞻仰遗容,作最后诀别。

入硷后,将”打鸣鸡”(一种用白布缝制的枕头,形似公鸡,两端缝上红布作鸡冠、鸡尾,内装棉絮、麦糠等填充物,俗称打呜鸡)枕在死者头下,为其啼晓;将打狗饼(一种用面掺人头发做成的小饼,俗称打狗饼)用毛巾包好后塞在死者手里,以防去冥府的路上行至恶狗村时被恶狗追咬。有的还让死者手里一手握金,一手握银,意在供其食用及路费或送给拦路鬼。同时。要让死者铺金盖银,脚凳金砖。金银通常都是代用品。棺材盖要留有缝隙,不能盖严,等出殡时再钉扣盖死。

守灵。也称护灵。小殓后,死者儿女、孙子、儿媳、孙媳守在灵床边,是守灵的开始。尸体入棺后,按辈分及年龄大小守灵、守孝,一般男在左边,女在右边,直至出殡,守灵才算结束。

报丧。由邻居或忙客(丧葬期间前来帮忙者)向死者亲戚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以便亲友赶在大殓前来吊丧。有的是由孝子身穿孝衣亲自前往报丧,以示对亲人去世的重视。报丧忌走错门户,否则要按规矩拿鞭炮等物为别人大祭宅院,以驱晦气。

成服。即穿孝、戴孝,其中很有讲究。根据服丧者所着丧服的不同,可知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如子女披麻戴孝,孙子、孙女孝帽上有块红布,外孙、外孙女则钉块蓝布。

吊唁。其仪式较为隆重,是丧葬礼俗的重要内容。根据与死者关系远近亲疏的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各有区别。出嫁女要一路哭来,关系比较近的亲戚虽不像子女一样,但也要表现得比较哀切。亲友前来吊唁,孝子、至亲都要跪拜迎接,并伴有鼓乐仪仗。吊唁者携带礼品、礼金、花圈、挽联、挽幛等物品。

送路。也称路祭,即护送死者前往西天,祈愿死者一路走好。送路时,将扎好的社火,如轿子(内放死者牌位)、车、马等,抬至村头通往墓地的主要路口(或十字路口),亲戚、朋友前来烧纸祭奠。在时间安排上,有的是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进行,有的是在出殡前,各乡镇因风俗差异而不尽相同。

安葬。是丧葬的最后礼仪,日期多选择在人亡后第三天。安葬日一般要扎社火,请外棚(唢呐班),儿女和晚辈要穿重孝、行大礼为死者送葬。扎社火就是用高粱秸秆、彩纸等扎制成牌坊、童男、童女、金111、银山、摇钱树、洋马、电视机、轿车等祭品;出殡时请唢呐班或戏班吹吹打打进行演奏,以烘托气氛,也用于迎接较为尊贵的客人。

来宾被迎至灵棚下,依次摆卜供品(一般为20或25个馒头,5个或10个内盛点心的供碗),然后烧纸,燃放鞭炮,向死者行叩头礼(一般磕四个头,有的行九拜礼或二十四拜之大礼),以祭奠亡灵。女客要哭到灵棺前。称作哭灵。之后,主家对来客散孝,按辈分和亲疏分等级破孝(一般用白色棉布)。侄儿辈为最高等级,多为全孝衣,裹头、束腰。一般客人为一顶孝帽或一片孝布。

出殡前,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紧随其后,其他男女孝子及近亲跟灵到墓地。根氢条件,多用牲畜拉灵或人力抬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多用三轮或四轮农用车送到墓地。幡,即招魂幡,是一种在木棍或高粱杆上缠上纸条、纸花等饰品制成的社火。

坟地谓阴宅,一般要请人看风水,按位下葬。多以西南或东南为坟向,立下祖坟。以挟子抱孙为序,子辈在祖坟左侧,孙辈在祖坟右侧,均以两步五尺为一穴。出五服者可另起坟茔,另立祖坟。夫妇同穴者,子辈男右女左,孙辈男左女右。如父母有一方已亡的,打开坟墓前还须经娘家人许可,并在场验看。

出殡时,三子要摔老盆(或瓦块)。之后,将棺木置于灵架(车)上(不足40岁的年轻人死后不用灵架),晚辈披麻戴孝将灵柩护送至墓地。途中每走几十米跪下磕一次头,并撒纸钱。到达墓地、选好方位后,将棺木放入墓坑内,亲友共同向死者行祭拜礼(磕4个头),将葬礼推向高潮。填土前,在棺木上撒放少许小麦、高粱等谷物,然后开始封土。封土高度一般为一米左右,并将招魂幡、安葬棍置于墓穴中。招魂幡多用新柳枝制成,立于墓前,成活后为招魂标志。墓穴封成后,由死者长子之妻在坟墓四周取四把土,然后头也不回地返回家中,并将土置于门后,以福佑子孙。

葬礼结束后按原路返回,有近道不可绕之。下葬当天,主人备饭,主要是馒头,谓之泪蜡馍、奔丧饭。安葬后第三日,子女到坟地进行祭奠(俗称”服三”),并到死者亲朋家中谢孝,主要是女方娘家。此后,在殡后的第七日、第五个七日(俗称”五七”)、百天及一周年、二周年等日期,均要进行祭奠。如果第七日正好与农历中的”七”相对(叫忌七,或日”犯七”),儿女则要到坟前插7面小旗。三年内子女穿白鞋,春节家中不贴红春联(俗称”服孝”)。到第三年和第十年,儿女一般要通知亲友共同致祭,并请唢呐班或歌舞团进行演奏,举行比较隆重的纪念仪式,大摆宴席。十年过后,一般就不再祭祀了。

家族较大或有身份的人家办丧事要复杂一些,比如请阴阳先生占卜吉期,选墓地、占穴位等。随着殡葬制度的改革,开始提倡火葬,礼仪从简,大操大办之风有所收敛。许多人改扎社火为献花圈,并附上有哀悼纪念意义的挽联,既节俭,又意蕴深长。每逢节气,上坟祭奠也改烧纸为献花、栽树,作长久深情的纪念。由于土葬之俗由来已久,因此在全县广大农村还不能得到彻底遏制。

和死人打交道,深受社会歧视

经常和死人共处一室,处理腐烂的尸体残骸,身上总有难闻的恶臭。如果你对入殓师留有不太好的印象,不妨看完这篇文章,或许你的看法会有所改观。

入殓师,是做什么的?
入殓师,又名遗体整容师,主要负责为举行葬礼前的死者整理仪容,进行纳棺仪式。

很多人认为入殓师只要随意将尸体装入棺材就行了。但其实,这个职位具有一定的职责要求,其中涵盖了对尸体的清洁、修复、穿衣、入棺等服务。在整个仪式中,入殓师的礼仪还要尽可能符合家属要求或当地习俗。

排除不同国家、宗教和民族的习惯差异后,全球入殓师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6个步骤。

  1. 消毒尸体,清理秽物,必要时对尸体进行修复工作。

对大部分入殓师来说,这个首要任务是整个工作过程中最为难熬的部分。

他们需要去除死者的衣物,对整个尸体进行消毒。然而,即使隔着口罩,入殓师也可能闻到尸体腐烂的味道,并且,这种臭味还容易沾染到他们的身上,久久难以散去。有的死者或许还会出现排泄物流出的情况,而这也需要入殓师将其清理干净。

在这行业中,忍受尸臭味,清理排泄物已经算是比较好解决的问题了。更令人恐惧的是,对于在车祸、意外事故中血肉模糊、受损严重的尸体,入殓师还要尽可能地进行修复。比如,去除严重腐坏的身体组织,使用雕塑泥、硅胶等材料对尸体缺损部位进行缝合、充填,尽可能将死者的身体修补到完整的状态。

  1. 洗净尸体(净身)

在进行基本的消毒、修复工作后,入殓师就需要将死者的身体清洗干净,这一步骤也就是业内行话中的“净身”。入殓师会像洗澡一样,使用沐浴用品仔细清洗死者的身体,让死者干干净净地离开人世。

  1. 为死者换上干净的衣物。
  2. 进一步整理尸体仪容,根据家属要求给死者化妆

到了这个步骤时,入殓师会根据死者的身体状况,对他们的仪容进行进一步整理,比如修剪指甲,刮掉杂乱的胡须等等。

由于人在死亡后,会出现面色惨白的情况。所以,入殓师还会根据死者家属的要求,为死者化上自然、显气色的妆容。

  1. 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
  2. 将尸体装入棺材

在看完入殓师复杂繁琐的工作内容后,你或许可以体会到这份职位的艰难。

一般来说,入殓师每进行一次入殓工作,就要付出数小时乃至数天的时间。在整个过程中,还要时刻照顾死者家属的情绪。很多入殓师在完成一次工作后,身上的防护服早已被汗水沾湿。

而与其它工作不同的是,入殓师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由于死亡是难以预料的,这就使得大部分入殓师需要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工作。

入殓师,是暴利行业?
有些人认为,入殓师虽然累,但是赚的也多。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入殓师确实属于供过于求的岗位。毕竟,死亡是难以避免的,但入殓师却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做的工作。

但如果说入殓师是暴利行业,我觉得这还是言过其实了。就拿我国来说,在一二线大城市,入殓师的月收入在1万人民币左右,也就比普通工薪阶层略高点。而在相对落后的小城镇,入殓师的工资则更低,差不多也就达到了几千元的标准。

事多钱不多,已经是入殓师的行业潜规则了!

入殓师的压力和烦恼
对大部分入殓师来说,难以承受的并不是工作压力,而是社会和家人的偏见。

在传统的刻板印象中,入殓师属于“不吉利”、“下九流”的职业。因此很多入殓师的交际圈子极窄。很少人愿意主动接触、结交入殓师,而入殓师原来的亲友,也会因为他们特殊的职业而疏远他们。更悲哀的是,有的入殓师甚至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工作关系,而和亲密的家人渐行渐远。

入殓师的工作收获
虽然工作劳累,还经常受到歧视。但对入殓师而言,这份沉重的职业并非是一无所获。

在他们看来,让死者体面、有尊严地离去,便是自己职业最大的意义。

而在靠近死亡的同时,他们也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不论一个人生前是荣耀还狼狈,死后入葬的方式都大同小异。

很多入殓师表示,死亡并不是彻底的告别。他们习惯将死者称为往生者,认为逝者只是前往另一个世界生活。

其中的意思就是,即使我们无法再接触到去世的亲友,但我们依然有很多方式怀念他们。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所珍爱的逝者,并没有在葬礼过后消失,他们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在陪伴我们。

电影《寻梦环游记》的经典台词: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被遗忘才是

正是和死亡亲密接触过,入殓师才更懂得生的可贵,更能明白在有生之年珍惜身边的家人。

我们能为入殓师做些什么?
对入殓师而言,他们最需要的莫过于消除社会上的偏见。

然而,他们也不希望“入殓师”这个职位被奉为伟大的“圣职”。对入殓师而言,这个职位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与其给他们太多的褒奖,不如用平常心尊重这一行业。

为宝兴殡仪馆车队155、159号职工点赞


为身边人点赞

为民政人喝彩

宝兴殡仪馆车队

工号牌“155、159”车组的故事

吴家属

“亲人去世,一路上我们悲痛欲绝,但是159司机耐心劝慰我们,到了殡仪馆,159司机四处奔忙,主动协助我们办理一切具体事宜让一切事情很顺利,衷心感谢这位司机人性化的服务,把真情和温暖带给我们。”

宋家属

“感谢159号司机在路途中一路对我劝慰和疏导,对姐姐因病去世有了些许宽慰,同时也认识到姐姐这病的危险性,提醒自己以后也要爱惜好自己的身体。谢谢这样一个陌生人给与的关怀和安慰。”

韩家属

“155号司机一路安全平稳开车,并给我们讲解了殡仪办理的流程,让我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得到些许温暖,谢谢”

……

     以上部分内容摘录自家属的部分表扬信,工号155、159是宝兴殡仪馆阳光车队的接运员孙融冰、张培忠,他们的认真负责、亲情服务、乐于助人,收到了许多家属的好评和表扬信。

保护逝者

     一次雨天的接运工作中,工号155、159孙融冰、张培忠车组像往常一样,来到一家养老院准备接运遗体,熟悉他们的护工突然发觉他俩的接运工具中多了一样物品——一把红色的雨伞。

      当他们缓缓推出病房时,春雨淅淅沥沥,逝者被红色爱心伞遮挡着,保护着,而两位接运员身上却挂满了细密的雨珠,逝者的家属被他们的举动所感动。

用双手

托起生命尊严

      一天,155、159接运员上门接运年仅10岁的小女孩。离世的小女孩显得格外瘦弱,细细的小手还紧紧的握在父亲手中。孩子的父母泣不成声,155、159用和缓的语调安慰着痛失爱女的父母。

      两人首先庄严地向小女孩三鞠躬,并轻轻地将她送上了灵车,最后他们又代表女孩向她的父母一鞠躬以示告别。那个瞬间,让人肃然起敬,更让大家顿悟到工作的意义:生命,是一场场送别!我们的使命就是做逝者“人生最后的送行人”。

     155和159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个普通接运员的责任与使命,不论是严寒酷暑、亦或是风雨雷电,他们驾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一路护送逝者前往人生终点,他们把“行车安全”和“亲情服务”作为自己始终如一的工作标准,做逝者“人生最后的送行者”。

以简约而人性化守护生命最后尊严

以简约而人性化守护生命最后尊严

  时至岁末,冬至将到。据《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根据市清明节工作指挥部的数据预测,今年冬至期间,全市公墓(骨灰堂)预约落葬20735穴,将有208万人次、29.2万辆车次出行祭扫。

  近年来,上海殡葬行业发展迅速。在落葬方式方面,环保、节地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遗体整形修复领域,迎来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殡葬博物馆,审视生命的意义。

  70年来,上海的殡葬服务经历了从繁复到简约,从程式化到人性化的历程,殡葬礼仪也逐步凸显文化内涵,表现出敬重生命、追思逝者的情怀。

  节地葬、生态葬逐渐为公众接受

  上世纪90年代起,节地、生态、环保成为殡葬改革的大势所趋。2003年起,上海大力推广小型墓、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多种节地葬式;2008年,又相继推出“普爱苑”“无碑墓区”等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式;2016年,试点家庭成员合葬,鼓励公墓开发多穴位的小型墓,并允许对已使用墓穴进行改造,增加家庭成员骨灰,在节约土地的同时,减轻市民经济负担;2017年,实行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政策,对本市户籍居民去世后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给予每具骨灰1000元的补贴。

  截至2018年底,全市节地生态安葬率(含小型墓、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深埋、海葬等)已达90.3%,共发放节地生态安葬补贴207.2万元。本市四家经营性公墓先后获得民政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墓园”称号。上海福寿园还被民政部列为首批生态安葬重点实验室。

  如果以海葬为样本回看节地葬、生态葬的发展历程,人们会发现其实推广的过程并不容易。1991年3月19日上午,上海首次在吴淞口海域开展骨灰撒海活动,仪式在“沪航一号”客轮上举行,113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上海海葬历史的原点就此奠下。1999年,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设立飞思海葬服务部,成为上海市组织办理骨灰海葬活动和服务的唯一专业部门。上海冬季多雾,夏季多台风、雷雨等强对流气候,天气直接影响到海葬航次的安排。为此,飞思海葬服务部大胆创新,打破以往撒海活动季每两周举办一次撒海活动的常规做法,连续每周每天连轴运作、不间断地组织海葬活动。2018全年度的海葬活动中,共4132具先人骨灰撒入大海,是1991年的整整30倍之多。截至2018年底,上海共举办393次海葬活动。飞思海葬服务部共组织了37026户家庭180809位家属,为44652位逝者举行了骨灰撒海仪式。预约海葬的等候时间,也从2013年的一年半缩减到2017年的半年,直至2018年降为“零等待”。

  遗体整形修复予生命最后的尊严

  电影《入殓师》让这一行业走进大众视野。对于业内人士而言,这个职业还有一个更专业的术语——遗体整形修复。作为一名遗体整形修复师,不仅要为破损遗体做内部填充和皮肤缝合,还要以高还原度重现逝者生前的容貌。

  上海的遗体修复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如果问在这项技术上修炼得最纯熟的人是谁?答案肯定是两个——王刚和徐军。

  1997年,20岁的王刚正式入职龙华殡仪馆。遗体化妆间里,许多年轻人来了又走,王刚是少数坚持下来的人。日复一日,他一直在探索遗体修复的最高限度。学习人体结构学、引进3D打印技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提高遗体面容修复相似度。

  与王刚一样,宝兴殡仪馆的徐军总会长时间在遗体化妆间内凝视逝者。由于并不认识逝者,遗体整形修复师只能通过遗体和少量生前照片来还原样貌,尽其所能让逝者最终呈现的形象接近亲属们的认知。

  2013年,徐军所在的宝兴殡仪馆推出“净离别——故人沐浴服务项目”,让逝者家属到遗体化妆间观摩化妆过程。入门靠墙处的高柜上,摆放着二三十瓶洗漱护理用品,安放遗体的小床就在房间正中央,屋内可以容纳多名逝者家属在旁观看。直面逝者,这是徐军认为可以帮助逝者家属缓释悲伤、认知死亡的一种方式。

  向死而生

  讲好这堂特别的生命文化课

  来自中华遗嘱库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90后”立遗嘱人数为236人,其中最小的年仅18岁。在一些专家看来,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立遗嘱,体现的是直面死亡、珍视生命的人生态度。

  成立至今已有60余年的龙华殡仪馆在业内曾创下过多个“第一”。2016年3月,它又摘得另一个“第一”,在全市范围内第一个成立生命文化教育基地——“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

  “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成立以来,龙华殡仪馆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在丰富大学生社会活动经验,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走进殡葬、了解殡葬,增进对殡葬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在追思仪式活动中,前来体验的师生们可以现场感受由龙华专业司仪团队打造演示的个性化追悼仪式,以此更加敬畏生命、珍爱生活、感恩父母。同时,“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还定期组织专业讲师为社区居民、在校学生、公益志愿者等开设殡葬文化讲堂,从礼仪、习俗、文化等角度讲述殡葬文化的内涵。

  依托于“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龙华殡仪馆利用自身独特的生命文化教育资源,向高校、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及有需求的市民群众提供殡葬博物馆参观、殡葬文化讲学、高校学生生命文化教育、个性化追思仪式体验等活动,引导市民珍爱生命、感恩父母,深入思考生命价值、人生意义。

从“出殡”到“下葬”,丧事有哪些主要流程?

现行一般习俗所谓出殡,亦称出丧、出葬或送殡、送葬、送丧等,是指将棺柩或灵柩从停柩停灵的地方移送至安葬或安放的地方的丧事礼仪。《仪礼》里面叫“执披”,即用丧服布带(功布,即丧服小功之布)挎在肩膀上拉灵车。《朱子家礼》里面出殡称“发引”,也是用功布拉引灵车的意思。

笼统地讲,丧事活动分为两大事项,一是将逝者在家里停殡,二是将逝者在墓地下葬。殡是停放逝者,葬是埋葬逝者,通常意义上将丧事活动归结为殡葬,是很准确的。咽气停尸是殡的开始,洗沐入殓是殡的准备,各种吊拜奠祭是殡的礼仪内容。出殡是葬的开始,当然也少不了各种流程礼仪和习俗要求。就北方汉民族较为流行的操作来说,出殡到下葬之间的丧事事项如下:

(一)择日择时

择日即择殡日,也就是选择确定出殡的日期。择时即择时辰,也就是选择确定出殡的时点。《礼仪》的择日是先占卜,然后由主家确定;现时生活中,择日一般是先请阴阳先生看黄历,然后由主家确定。历史上,夏代是早晨出殡,商代是中午出殡,周代是傍晚出殡。现时生活中,一般是早晨出殡或中午出殡,即通常所谓上午殡或下午殡。傍晚出殡的相对较为少见。

其实择日择时在开吊前一般就已经确定,出殡日主要是怎样更好地执行计划安排。

(二)堂祭

起柩走棺前应当举行堂祭。这是在灵堂举行的最后一次祭奠活动,所以,一般习俗要求必须实施。因为走棺后,灵堂也就没有逝者,灵堂的丧事意义就不存在了。

此次堂祭是整个丧事活动期间规模最大的丧礼仪式活动,所有主家人员和吊丧人员都必须参加。

(三)摔盆

《仪礼》和《朱子家礼》里面都没有摔盆,但古典名著《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都有摔盆的情节描写。可见摔盆产生于宋元之后。

习俗认为,丧盆(一般叫牢盆)承载着停殡期间主家人员和吊丧人员烧供的烟飨,摔碎后敬献给逝者。摔丧盆一般习俗由丧主实施。

(四)路奠

《仪礼–既夕礼》讲出殡:“至于邦门,公使宰夫赠玄纁束。”意思是出殡到城门,国君派人赠束帛。之后是吊丧祭奠,这应该是路奠的起源和出处。《朱子家礼》也有路奠:“亲宾设幄於郭外道旁,驻柩而奠。”幄是帷幄、帐幕的意思,也就是搭个帐篷,放个桌子,摆上祭品祭物,在送殡途中祭奠逝者。《红楼梦》用一回的篇幅写秦可卿路奠。所以,路奠是一般礼俗,既有古法来源,又有传承脉络和依据。

现时生活中,一般城乡丧事活动都有路奠。

(五)祀土

祀土即祭祀后土之神。农耕文化形态下,土是人们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动土为不敬,所以要祭祀。因为丧事要破土,所以应当祭祀土神。祭土一般在下葬前实施,也有在做穴破土是操作的。

有的地方叫祭山,可能是传承过程中的演变。

(六)活祭

《仪礼》和《朱子家礼》中都没有活祭,所以,活祭应该是民间形成的丧俗。

活祭可能是从殉葬演绎而来。上古时期,有活人陪葬的要求,到春秋时期,人们普遍认为“不仁”,所以改为“藏明器”,即涉及衣食住用等的器具用品,《仪礼》和《朱子家礼》中有具体的列举和解释。宋元之后,明器逐步被纸器纸扎取代。现时城乡丧事活动,使用明器的很少,但不知何故,活祭之俗在很多地方都有。比较流行的操作是用一只公鸡,将鸡冠往棺柩上擦出血来,即算活祭完成。

(七)引棺

所谓引棺,即丧主下到墓穴中,导引棺柩入墓穴。丧主引棺时,应当加一些说辞,如“爸妈!慢一点!当心点!”“到家了”等。

引棺也是民间习俗,许多地方都有。

(八)回灵

所谓回灵,即孝子孝孙捧着灵位与其他送丧人员一起返回。回灵在习俗上有几项要求:一是回灵时点是等到棺柩在墓穴正位且丧主铲还第一锹土之后;二是丧主还土后,孝子孝孙要在墓地绕墓穴走三圈,有的地方要求磕头行礼;三是孝子孝孙要在墓地抓一把土用衣角兜回家;四是离开墓地不得哭泣不能回头。

回灵也是民间习俗,北方许多地区很流行。

(九)慰灵

有的地方叫安灵,《仪礼》《朱子家礼》叫“反哭”“复吊”。基本要求是,送丧人员回到主家后,应到原停柩行礼。具体操作要求,孝子孝孙回原停柩灵堂,将兜土倒到屋角,丧主将逝者灵位在堂中放正,按次序磕头行礼。

(十)烧丧

所谓烧丧,就是将与逝者相关的衣服、被褥、物品、用品等不宜再用的东西烧掉。还有,用于祭奠的纸扎、纸器、花圈、花篮、旗幡等,不带入墓地的,也应当在出殡后烧掉,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烧丧,而是送丧,即烧掉这些用于丧事的奠物作为烟飨敬献给逝去的亲人。

烧丧后,丧事活动告一段落,第三天圆坟后,丧事活动结束。

古法丧礼,下葬前后非常复杂。现行丧事习俗操作上较为简单,也比较符合生活实际。

丧葬礼仪,你知道多少

丧葬文化,在中国,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对于家乡的丧葬习俗,你知道多少呢?

首先断气的时候烧纸钱,三斤六两,不能多不能少,寿衣很讲究,每个地方不同,头发胡子都要剃了,如果逝者父母健在,逝者要戴孝,镶的牙要拔了,入棺时棺木先用石蜡过一遍,然后松香过一遍,在铺上草灰,五谷杂粮,在然后用草纸一张一张铺满棺材里面,一张叠一张的一半,呈菱形,叠三层,之后用白纸叠,同样三层,然后就可以将逝者抬入棺木,眉心要对着棺木的中线,不能歪,断气时烧的纸钱要用袋子装好放入棺木,然后用五色线铺在棺木上。

然后就是写挽联,打纸,写牌位,等等!

守灵,棺木之下的长明灯不能熄灭,灵位前的香火不能断,守灵守的就是这个。

之后是做道场!以我们这边为例,一般停丧7-15天。

首先第一天或者第二天晚上开路,开完路绕棺,逝者直系后代手捧隐魂幡在前,灵位在后,跟在道士后面,围着棺木旋转,转一圈磕一个头。

看好日子以后,出殡的头三天,开始起坛,请灶王,起经,上表,晚上念经。

第二天早上4-5点左右做早朝,上奏,中午就是至亲来祭逝者,各种祭法不同,1-2点午朝,晚上7-8点晚朝,10点左右招亡,然后念经,3-4点早朝,然后发丧,发完丧之后开天门,燃天,天明之后出殡,按照算好的时辰入土就好了,家里要拜忏,烧灵,法事完毕。

民间习俗:《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带孝 卸孝

在回灵之前,孝子孝妇所穿孝衣是麻衣,回灵之后,全家脱下麻衣,孝子改

在右臂挂麻布手圈或乌布手圈,孝妇改在头上插白花,称为带孝。带孝期间,男

女均穿素色衣服,不能穿红带绿,不宜嫁娶,逢有喜庆也不能办,要等到卸孝之

后才补办。卸孝是在升龛点主丧事完结时,卸下身上一切带孝的标志。

报丧

客家地区,报丧人不论晴雨须带伞,到亲友家将伞倒放堂前,告明来意。亲

戚给报丧人封包一个、鸡蛋一双致谢。在黄冈,报丧人不能进入亲朋家里,只能

在门口呼叫后告知,亲朋舀一碗冷水给报丧人喝,一般喝一口,然后在门口倒掉。

此时,亲友前来送楮仪,要回送一对红丝线, 或加一条毛巾。

入殓

入棺前,由上一辈族亲陪同长子,边行边哭泣往水滨,投钱于水中,顺流以

瓶装水,叫“买水”。盛回之水作为最后一次供奉父母,以报养育之恩。入殓时,

棺内要填满纸、手巾、扇等日常用品。此时,家属要围绕棺柩俯伏爬行一周,叫

“爬棺”,以示告别。然后择时下钉,每下一钉,都要说一句吉利话。除孝子孝

妇外,其他人与入殓时辰相冲克的,不可看死者入殓。一般人家,在死者入殓后

即择时出殡,富户人家在出殡前设灵堂,叫“企厅”,供亲友前来吊拜。孝子轮

流侍守棺侧,每当有亲友前来吊拜,孝子要跪迎跪送陪拜,灵后女眷要放声哭泣。

“企厅”有的一年,有的长达三年,每七日要叫漆工来漆棺,以防流出尸汁。

看风水

堪舆术的俗称。是营建堂屋、庙宇、坟场以及修桥造路的一种旧俗。营造之

前,须请地舆师(俗称地理先生)察看地形位置的来龙去脉,用“罗庚”(指南针

罗盘)校测方向,然后择日点穴,规划格局,卜吉择日动士。潮汕地区此俗甚为

顽固,民间有许多关于虱母仙何野云建寨场的传说,也有许多因为迷信风水引起

的纷争案例。

升龛点主

旧俗父母未亡时,多已先制备神主脾(俗称家神牌)置宗词龛中,罩着红布,

上写“长生禄位”。若父母一方已亡则揭去红布,露出已亡一方的名字,未亡一

方用红纸封位。神主牌用金粉和榕树胶写着:

考讳×××公 

祖 神主

姚懿×××氏

在男女均未亡时,“主”字欠写一点,为“王”宇。一方亡后,在做最后一

次旬祭时,请来族长或有地位的人为神主升龛“点主”。点主者用毛笔醮榕树胶

在“王”字加上一点,扫上金粉,并念吉祥韵语,如:“一点是主,神灵归府,

福荫子孙,富贵长久。”点主毕,宴请宾客,丧事至此完结。

饲生·恋亲·视尸

饲生和恋亲视尸是死者入殓前,其子孙向死者作最后告别的礼仪。饲生由孝

子奉白饭二小碗,豆干红糖各一碟,跪在父母尸旁,念道:“父母饲我大,我饲

父母老。”说着用箸尾夹一,点饭莱放在父母口里,又转用箸头夹一点饭菜自己

吃下(这是表示阴阳有别)。

饲生毕,由和尚执魂幡在前引路,长子捧香炉跟着和尚,其余子孙均拈香随

后绕尸而走,和尚边走边念经。死者是男,绕尸走圆形;是女,走方形。俗以父

是天,母是地,而天圆地方,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