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事不请不来,白事不请自来”

在农村有很多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规矩,但是这些规矩又人人都要遵守,要不然就会被人说成不懂事,或者被孤立,以后在村里不好做人。

就说这个红白喜事,过去的农村,红白喜事都是非常大的事,当谁家有了这样的事后,基本上全村人都在帮忙。这个非常容易理解,因为这是个相互的事,谁家都会有事,谁家都会需要别人来帮忙,所以大家都挺自觉的。

白事是不用通知的,门上一贴白纸就会有人知晓,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会自觉地前去吊唁帮忙,哪怕是平时有矛盾有隔阂的。在白事期间也被摒弃前嫌,自发的前来帮忙。不用安排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也是传统的习惯和习俗,一来是逝者为大大丧葬传统,人死后是非常值得敬重的,他一生的是非功过到此停止,跟逝者生前有交往的人,哪怕再忙也要去参加白事,送逝者最后一程。这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去世人辈分大,去送纸的人还要趴在地上象征性地哭,平辈的如果没有去世人岁数大,也是需要哭的。如果是自己比去世人辈分大,则把纸放下就离开灵棚边,这个不用哭。

如果村子里有人去世了,那即便是主人家没有来邀请,也是要主动去帮忙的。该出主意的出主意,该帮忙干活的帮忙干活。这样做一来是可以替主人分担悲伤和劳累,二来也是农村人情味的一种体现。毕竟相比于红喜事,办白喜事的规模更大,并且时间也要更长,往往都要忙碌两三天,所以对人手方面要求比较多。

在农村里办喜事都是很受重视的,往往是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陆续准备了,置办喜事所需要的各种东西。而在喜事临近的时候,基本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等到办喜事的日子到了,往往就只缺人手了。本家族的成员有时间的帮帮忙就能搞定了的。如果别人没有邀请你,而你却主动去帮忙,这样双方都会比较尴尬。因为酒席的规模都是计划好的,搞不好你去了,就连座位都没有。

举办红喜事,邀请的都是特定的嘉宾。只有他们自己认为值得自己请的人,他们方可正式通知或发喜帖邀请。一来是人家不请自己,肯定是关系没有达到。或者是会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有的会认为这是主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不请自己,对于不请自己的情况下,断然是不会前去的。

如果你不请就到,别人会觉得你是厚脸皮,跑去蹭饭吃,不识大体,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久而久之,你的名声就会被传得越来越糟糕,大众会认为你是个大脑有问题的人,层次很低的人,就都瞧不起你,人脉尽失,名声败坏了。